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综合
专业角度出发 探讨纪录片制作
矿区举办文化艺术交流沙龙
发布日期:2024-04-19 06:05
来源:阳泉晚报

  近日,矿区举办的以“本土与世界的交融”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交流沙龙在矿区区委会议室举行。纪录片《银圆山庄》导演郭东升主持,纪录片导演、编剧,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独立制片人、高级记者、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张为庆主讲。

  此次活动力求解决基层艺术工作者以及相关创作者、爱好者的困惑,探讨怎样用更高的境界、更宽的眼界、更好的艺术语言,创作出既具有本土风貌又具有世界表达的文化艺术作品。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先后观看了《过年》《前世今生》《襄渝铁路》《听禅》等多部纪录片,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站在不同的专业视角,发表各自的观点,探讨纪录片选题策划、创作拍摄等话题。

  如何讲好纪录片故事

  郭东升率先引入此次专题沙龙的主题——如何用鲜活、生动的故事把宣传工作做好?如何讲好故事?围绕这一话题,张为庆提出,一部分人对“故事”的概念存在误区,认为“故事”就是杂志《故事会》中讲的故事,其实不然,“故事”是写实与艺术的结合,需要采用高超的技巧进行叙事,达到艺术与深意的表达。

  作家韩利敏在观看纪录片《过年》后,围绕纪录片的故事性抒发观点。她说:“观看了《过年》这部短片,我发现它的整个叙事结构是具有跳跃性但又不失故事性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叙述清晰明了,不急不躁,在刻画生活百态中紧扣时代感,带给别人生活的向往。”她表达了自己对纪录片叙事过程中,跳跃性与故事性的深深喜爱。

  一场关于“美”的对话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沙龙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古建专委会成员李旭光从“眼力”谈到“审美”,他认为:“无论是做古建筑工作,还是学艺术、拍摄影片,都要讲‘眼力’,即看到美好的事物的能力。培养好‘眼力’,拥有感性认识之后,才能通过自己拍摄的作品反映出更加宏大的世界观。”

  李旭光的话引起了张为庆的共鸣,他讲述了蔡元培早在新文化运动中就不只一次地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张为庆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审美”的重要性:“审美是可以成为共识的东西,它不具备任何攻击性和偏激性。”

  纪录片使人跨越时空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阳,西至重庆,是双线电气化铁路,于1979年12月全线建成通车。随着纪录片《襄渝铁路》播放,嘉宾们的思绪被带回到几十年前的绿皮火车里,大家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突破时空界限,体会铁路建设的艰辛。

  郭东升在看完纪录片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很多年轻人没有乘坐绿皮火车的经历,如果不是纪录片的记录,他们不知道绿皮火车里是硬座,有时候坐夜车还要来一只烧鸡。几十年前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部纪录片里面,用最朴素的语言、最流畅的剪辑,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情景。”(吴  琦)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