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儿完成语文练习:书写“zh、ch、sh”各一行。 孩子妈妈发现,女儿并未遵循逐行写作的方式,而是“跳跃”写作。女儿虽然完成了书写任务,但还是受到了妈妈的责备。 当您置身此类教育情景,会有怎样的感触?是否能理解孩子妈妈动怒的原因?诸如此类的教育冲突,家里时有发生。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如何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成为家长们共同面对的难题。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每一项课后任务就可以了,不必计较细节;有的家长认为,独立学习可以让孩子们增强学习能力,“让孩子对自己负责”是这部分家长的座右铭;也有一部分家认为,在茫茫的学海中航行,以灵活的、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去探索枯燥的内容,可以让学习变得有趣。 众所周知,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去探索。这一法则适用于任何形态的教育。作为使用这一法则的主体,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通往“罗马”的路途中,要用欣赏、肯定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尝试。 文到此处,您是否已经对开篇时母亲动怒的缘由释怀。由此,等一等,看一看,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就会在你面前跃动。理解孩子,尊重教育规律,以赏识的眼光伴随孩子成长,以种树之术育儿,勿“爱之太恩”,勿“忧之太勤”,顺其天性,假以时日,方可“硕茂”。 (城区幼儿园 张珍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