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学生像鲜花,教师要用爱去“播种”,用心去“耕耘”,才会让花朵绽放独特的芬芳。 小伟是我在交流学校所带班级里的孩子,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活泼可爱,被他奶奶称作“捣蛋鬼”。 平时,小伟是班里最“活跃”的孩子,上课不举手就“发言”,还没下课就溜出了座位,学习物品就是他的玩具。下课铃响了,但他本子上空空如也。于是,我把他叫到跟前,问:“小伟,你为什么不写课堂作业?”小伟一边摇晃着身子,一边不以为然地回答:“我不想写。”我一听,心里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但是,我马上又平复了心情,心想:小伟在家里表现怎么样呢?我是不是应该和小伟的家人沟通了解一下呢?于是,我决定去小伟家进行一次家访。 我和小伟奶奶约在一个周日的下午见面。来到小伟家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拥挤且脏乱的屋子,小伟奶奶正抱着一个啼哭的婴儿,她招呼我坐在板凳上,并很客气地请我等一会儿,便先去哄怀里的婴儿睡觉。 十多分钟后,小伟奶奶出来了,她告诉我,房子两室一厅,仅50平方米,住着9口人,有小伟姑姑一家、叔叔一家,和他们老两口。“那小伟的父母呢?”我疑惑地问。老人说:“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小伟一直是我看着长大的。” 我握着老人的手说:“小伟奶奶,您太不容易了,小伟在家里听话吗?”“不听话,一点也不听话,在家里我说东他说西,作业也不好好写,就知道玩。不过,我也确实没有精力管他。” 说着说着,小伟回来了,他一看见我,就愣住了,然后马上害羞地跑进了里屋。奶奶喊小伟出来,我把小伟拉到自己跟前,微笑地对他说:“你没想到老师来吧,你刚刚去哪里了,作业写了吗?”小伟用手挠了挠头,并且摇了摇头。接着,小伟赶紧把书包拿出来,准备写作业,就在餐桌上。 小伟推开桌上的碗盘,正要写作业,里屋的婴儿突然哭了起来。他连忙跑进去,熟练地把妹妹抱起来,边哄边哼着催眠曲,妹妹马上又睡着了。我很惊讶地看着小伟,真没想到此时的他,就像一个小大人。我对着小伟竖起了大拇指,并且把带来的新文具盒送给了他,夸他是个懂事的小男子汉,嘱咐他以后要好好学习,听奶奶的话。小伟抱着文具盒,双眼闪烁着光芒,开心地对我说:“谢谢王老师!”然后去写作业了。 小伟奶奶边收拾屋子,边对我说:“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我平时也辅导不了他作业,请老师多帮帮他。”我连连点头,小伟也笑眯眯地看着我。 第二天在学校,小伟和我仿佛更亲近了,一下课就跟着我,一会儿让我看他课堂上及时完成的作业,一会儿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再去我家呢?”家访过后,我对孩子的家庭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之间的话题也多了,孩子也和我更亲近了。小伟的变化显而易见,我也答应孩子,一有时间还会去他家里坐一坐。 教育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对面交流。在家访这场温暖的旅行中,用爱心温暖童心,用善良唤醒善良,用心灵铸就心灵,家访这场教育是双向的,是互促的,在双向互促中,携爱同行。 (上站小学 王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