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广角
家校共育 “桥”通未来
——小学班主任家访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日期:2024-11-25 06:28
来源:阳泉晚报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的政策引领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在我校得到了深入的贯彻与实践。

  作为班主任,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绝非学校一方的责任,而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肩负的神圣使命。本学期开学第一周,沙台小学积极响应号召,继续开展“百师千家大走访”活动,家访成为连接家校之间的“同心桥”,更成为我们开启学生健康成长之门的“金钥匙”。

  本文将紧密结合我的班主任工作与家访实践,深入探讨如何有效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携手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的实践意义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形成教育合力。这一理念强调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补性和互动性,旨在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多重挑战。此时,家校共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家访,班主任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从而因材施教,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同时,家访还能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教育的无缝对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访工作的实践探索

  家访前的准备

  家访前,我会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因素,制订详细的家访计划。同时,我还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和困惑,以便家访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

  家访中的互动

  家访过程中,我注重与家长的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看法和建议。同时,我也会分享学生在校的表现,包括优点和不足,以及我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双向沟通,我们能够共同找到促进孩子成长的有效策略。

  在一次家访中,我发现小明同学在家中的学习态度与在校截然不同。在校时,他积极举手发言,作业完成得也很认真;但在家中,他常常拖延学习,甚至逃避做作业。通过与小明及其家长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小明在家中缺乏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且家长对他的学习监督不够严格。于是,我建议家长为小明设置一个专门的学习区域,并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我也会在学校加强对小明学习习惯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家访后的跟进

  家访结束后,我会及时整理家访记录,总结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同时,我还会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予以实施。此外,我还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变化,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访工作的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访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力量。一方面,家访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学生,从而能够因材施教,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家访也增进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家校教育的无缝对接。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在家访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给孩子造成了过大的压力。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和育儿能力;还应该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校共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作为小学班主任,我将继续通过家访这一有效形式,搭建家校之间的桥梁,凝聚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我相信,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能够走得更远、更稳、更好!(矿区沙台小学  杨晋华)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