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驴养殖基地 进入农历腊月,我市不少农村的文艺队伍就活跃起来,忙着为春节、元宵节的群众文艺活动准备节目。连日来,郊区平坦镇辛兴村几支文艺队伍的队员们一有空闲时间就聚在健身活动室,有的“咿咿呀呀”地练习晋剧,有的伴着欢快的歌曲扭起了秧歌,还有的跟着网络视频学起了魔术,不大的房间常常传出村民的欢声笑语。“还有二十多天就过年了,村里的文艺骨干早早就张罗开节目了。正式表演的时候,村里更热闹。”辛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江宏说。 2021年,平坦镇的东西畛、芦湖、常家山、张家岩、李家山、侯家山6村正式并入辛兴村。这几年,辛兴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形式多样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团结带领村民加快并村后融心。“衡量乡村振兴推进得怎么样,关键一点就是看乡亲们的‘腰包’鼓不鼓。兴产业、搞建设、强治理,我们不遗余力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的就是要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辛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石文新说,“如今,辛兴人过上了‘有里有面’的好日子,俺们每个片区都在培育适合的产业,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没有在家闲着的,都在为家庭奔波。村里的活动也搞得更频繁了,大家聚在一起乐呵,心贴得更近了。” 富民必须实打实地筑牢产业根基。当地发展有啥优势?劳动力现状如何、适合从事什么产业?引进哪些项目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富民?面对如何选择、培育适合当地的产业,辛兴村给出了做精“特”字文章的答案。在充分考察市场、认真分析立地条件的基础上,辛兴村坚持“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带民致富”的发展思路,围绕“一社一产”探索发展新路径,拓展特色产业发展空间。 辛兴集体经济组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煤矸石固废资源利用项目、圣泉山影视文化国学旅游养老综合体以及桃河商贾文化园项目;芦湖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利用煤气成品气输送管路能源优势,加紧招商引资;东西畛集体经济组织集中精力壮大肉羊养殖产业,带动种养循环发展……眼下,辛兴人谋项目、跑项目、壮大特色产业的身影,成了辛兴村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在辛兴村,已经小有名气的产业,张家岩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肉驴养殖算一个。占地1700多平方米的肉驴养殖基地,现存栏肉驴80多头。前不久,肉驴养殖基地刚卖出20头三粉驴,近20万元的进账让合作社负责人王保珍高兴不已。“这笔钱,俺们计划拿出一部分用来购买草料,继续扩大三粉驴养殖规模,剩下的将用于股民年终分红。”王保珍思路清晰。 产业兴旺,让辛兴人“腰包”鼓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好日子,要衣食无忧,还得活得高兴、过得有滋有味。‘有里有面’才叫乡村振兴。”辛兴村党委副书记韩小军快言快语。让韩小军有这样感触的是村里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健身活动室、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让村民休闲娱乐有了新去处;理论政策培训、百姓微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身边榜样的事迹第一时间传遍乡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爱心帮困服务之家”,让村民“点单”、志愿者“接单”更加精准……自从村里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距离群众最近的“百姓之家”让辛兴人获得了深层的精神滋养,让小村有了“产值”、更添“气质”。村民高国庭说:“村里几乎月月搞活动,大伙儿的业余生活很丰富。我快70岁了,经常和年轻人一起参加活动,感觉自己一点儿也不老。”(郭鑫璐 袁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