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晚报
赵耿熔:一针一线传承“非遗”之美
发布日期:2022-11-15 07:14
来源:阳泉晚报

 

赵耿熔 

  在郊区荫营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郊区刺绣”代表性传承人赵耿熔家中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刺绣、剪纸作品。“奶奶和妈妈喜欢刺绣和剪纸,是本地有名的巧娘。我从6岁跟着她们学习刺绣、剪纸,在十几岁时就开始自己做。当时还在上学,妈妈怕影响我学习,不希望我在刺绣上花太多时间。但是我太喜欢了,时常悄悄地做刺绣。高中毕业后,我开始跟着奶奶和妈妈系统地学习刺绣。”赵耿熔笑眯眯地说。

 

刺绣挂件 

  20世纪90年代,赵耿熔做过一段时间裁缝。除了做衣服,亲戚朋友们还会经常给她介绍做鞋垫的活儿。那时,当地盛行在结婚时做鞋垫。绣花鞋垫作为嫁妆,在绣法、花纹、样式上都有要求。绣在鞋垫上的图案不仅要贴近生活,而且得传达出对新婚夫妇的祝福。

 

刺绣挂件 

  2019年,赵耿熔在市文博会上被一幅剪纸作品深深吸引。她便联系了这位制作者,拜她为师,向她请教。当年,经过老师推荐,赵耿熔参加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计划生育协会会员艺术作品(剪纸类)征集评选活动,并获得了二等奖。这给了她很大鼓舞。

 

刺绣挂件 

  出于对刺绣和剪纸的热爱,赵耿熔后来遇到比赛总会积极参加。2020年,在“工行杯”阳泉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她获得了刺绣工项目一等奖。加上做裁缝的经验和不断学习新的刺绣方法,赵耿熔的刺绣作品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使她对刺绣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信心倍增。从那时开始,赵耿熔便坚定了做好刺绣的想法。

 

刺绣鞋垫 

  说起赵耿熔的刺绣手法特点,她用一幅参赛作品举了个例子。《九鱼一兔 荷美富有》是赵耿熔今年8月参加市级“高手在民间”比赛的获奖作品。“俗话说,九鱼一兔,越过越富。这是由五双鞋垫和一个皇历包组成的作品。以前,人们乔迁、办喜事时爱做面塑‘九鱼一兔’,希望日子越过越富。我就想利用这句俗语创作一幅刺绣作品,祝愿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这幅作品的特点就在于九条鱼的针法不同,其中绣法最为复杂的就是纳锦绣。纳锦绣采用多方向跨格用针的方法,针脚整齐均匀,针法变化灵活丰富。”赵耿熔说。通过不同手法制作的九条鱼栩栩如生,颜色有青灰色、金色、红粉渐变等,各不相同。

 

刺绣鞋垫 

  赵耿熔说,刺绣的针法还有铺针、套针、拱针、挑针、虚实针、包针等。刺绣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针法:套针多用于刺绣花草,拱针用于拱边。在赵耿熔做的皇历包上,立体的蟾蜍则用到了挑针。

 

刺绣鞋垫 

  如今,赵耿熔会通过老顾客、熟人介绍,给人制作乔迁、婚嫁、满月用到的绣花鞋垫、布老虎、布狗等物品。她还创作了很多刺绣作品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献礼。生活中,赵耿熔时常开直播与大家分享、交流经验,她的女儿、朋友也坚持跟她学习刺绣。让赵耿熔欣慰的是,手工刺绣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更多对它感兴趣的人积极去学习,这门技艺得到了传承。石兰文/图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