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文苑
家乡的重量
□郗志华
发布日期:2024-02-09 06:50
来源:阳泉晚报

  我的故乡在大阳泉村,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村落,村名比阳泉还要“大”。两面环山,山下有泉水涌出。20世纪80年代,泉水日渐枯竭,水韵难再寻。

  大阳泉村有张穆故居。张穆是近代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鸦片战争中,他曾抱着爱国热情,上书言事,奔走呼号,联络在京友人,通过纪念顾炎武的活动,振奋人心。此后,他本着张扬国威、抵御沙俄侵略的目的,致力于西北边疆地理和蒙古史的研究。

  一日,与朋友闲谈,我把家乡与张穆的渊源讲出来,十分自豪,朋友却是一头雾水。我随口念了几句,“晓风久立浑忘寒,海上肯来铁甲单,我十倘闻一战胜,吾徒何惜百杯干。”我说这是张穆《吴诵芬舍人斋中观菊》里的诗文。张穆与友人赏菊,却一心惦记着东南沿海的战事。前线战事不利,败讯频传。张穆听闻,急切盼望传来胜利的消息。朋友摸着脑袋说,我还以为是林则徐写的呢。

  村里的龙王庙前有一座旧戏台,戏台前的小“广场”容得下几百人。后来,村里又专门斥资修建了新的大戏台。新戏台高大巍峨,但实在称不上有什么美感;旧戏台矮小破败,但仔细端详却是古色古香,别有韵致。小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旧戏台坐南向北,后来听老人们讲,戏台对面就是龙王庙,庙会时要唱戏,戏是唱给神佛听的,所以才叫庙会。神佛吃些香火就罢了,热闹的自然是十里八乡前来赶庙的人们。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戏台成为庙会的核心区域。村里对庙会十分重视,请我的父亲执笔为戏台写一副对联,新戏台上“大阳泉剧场”五个大字和配图就是父亲当年创作的。

  1972年,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建在东阁、广育祠、义学堂里。在这里,我读完了小学升初中阶段,后来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址,在村北晋商大院魁盛号,沿着大院向阳的一面修成了两层楼房的教学楼。

  魁盛号是清代晋商鼎盛时期晋东著名商号,曾有“十里京师七里魁”的说法。当年仅华北、东北一带挂“魁”字的商行就有36座,堂、馆、商、铺200多家,鼎盛时期超过360家,雇员达到3000多人。现今大阳泉村内,仍存留有“魁盛号”宅院。

  《晋商史料全览·阳泉卷》记载了大阳泉村晚清、民国时期的商铺情况,古街两旁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明清风格的院落和铺面。青灰色的砖木结构房子,砖雕、木雕点缀门面,曾有过南商北贾30多家老字号。

  走在古街,义学堂里孩子们的读书声洋洋盈耳。听着读书声,我不由抚摸着刚刚收罗的图书。近年来收藏了许多书,都是关于家乡的,装了满满一大书柜。有书就要看,地方史志、民俗文化、乡村记忆、晋商大院,一本一本慢慢翻。原来家乡出版的图书竟然如此内容庞杂、翔实丰富,一些还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矿上工作几十年,对家乡其实不了解,有时回去也是走马观花,以至于家乡在我眼里变得很是陌生。其实,家乡的分量在心里依然很重很重,只是总是“日月奔忙”有所忽略罢了。

  年龄越大,家乡越亲。我一如既往地搜罗关于家乡的图书,我不怕书重,再重也没有家乡在我心中重。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